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http://www.partnery.cn   2009-12-24 09:40:23   【返回首页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其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历经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中央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等阶段。经过68年的历史更迭,学科规模庞大,目前包括俄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省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基地、术语学研究所(与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共建)、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外语学刊》等多家单位。本学科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立了以俄语语言文学为主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建立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俄罗斯政府在中国设立的三个俄语中心之一落户黑龙江大学;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和2007年由本学科支撑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在全国评估中分列第四和第六名;2005年本学科在黑龙江省重点学科评估中获得优秀;2005年经中俄两国教育部批准,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组建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成为联合研究生学院的中方实体;2005年批准建立以本学科为依托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以本学科为依托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俄罗斯学科群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本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被评为首届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获得优秀;2007年俄语语言文学教学团队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俄语专业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俄语专业人才,其中包括近百名硕士研究生、40多名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人员。其中10余名已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 10余名成为军中将领,10余位受命驻外大使。学科曾经为国家培养了李则望、张大可、李凤林、潘占林等知名外交家,以及李锡胤、黄树南等20多位获得荣誉称号的“中国资深翻译家”,俄语词典学专家李锡胤、普通语言学和句法学专家华劭、俄罗斯文学专家金亚娜、俄语语义学家张家骅、语言符号学专家王铭玉教授都获得世界俄语教师联合会及俄罗斯文化部颁发的普希金奖章。学科编纂并出版了各种专著、译著、教科书、词典26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2500余篇。

  本学科师资队伍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优化、职称结构合理、理论研究与专业教学水平较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现有科研、教学人员48人,其中教授23名,副教授17名;博士学位34名,有国外学习经历36名;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22人。学科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5人;俄罗斯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国家教学名师共3名);黑龙江省教学名师3人;龙江学者2人;黑龙江大学校级名师7人,黑龙江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黑龙江省模范教师1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1人,黑龙江省高校“巾帼建功”标兵1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3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9项,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0项。推出《中国俄语当代名家学术文库》11卷,《朱德》、《邓小平》、《周恩来》伟人传三套等标志性成果,出版专著14部,发表CSSCI论文79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次,梯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180场,大会发言100余场。邀请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做系列讲座和学术报告多达30余场。

Автор :     Источник : Партнеры     Редактор : Ван Исэн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