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时间与空间充满内在的张力,它们相互作用,担负组织小说情节、塑造人物的作用。本文以该理论为依托,借助索尔仁尼琴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太阳和月亮的物象,分析二者表达的时空意义。
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Один день Ивана Денисовича»,以下简称《一天》)是俄罗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2008)的成名作。作家根据自身经历讲述了苏联劳改营里代号为Щ-854的犯人舒霍夫一天的生活,让读者通过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所看、所做、所思、所想感受劳改营的生存场景,体悟保持自我尊严的艰辛。之所以能把一部中篇小说的故事限定在短短一天之内——准确地说,是从舒霍夫起床到他就寝的这段时间,主要是因为作者动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而对于细节的刻画则都是在有限的时间(一天)和空间(劳改营和工区)里展开的。可以说,时间和空间是《一天》最重要的元素,它们构成支撑叙述的两大主脉。我们发现,索氏在这部作品中多次描绘太阳和月亮,它们不但是展现自然时间与地理空间的手段,而且是连接叙事时空的桥梁,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
巴赫金的时空体(Хронотоп)理论认为:“在文学中的艺术时空体里,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在一个被认识了的具体的整体中。时间在这里浓缩、凝聚,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之中。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巴赫金1998:274~275)。本文以时空体理论为依托,尝试从太阳和月亮这两个物象出发,简析《一天》中的时空关系和人物形象。
1.时间
“在文学中,时空体里的主导因素是时间。”(巴赫金1998:275)时间在索氏这部小说中的重要性通过标题即可得知。众所周知,俄语里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之分,单数名词день原本就指“一天”的概念,在标题中增加数词один,看似多余,实则是为了强调故事发生的时间相当具体并且短暂。此外,时间的重要性更体现在文本的呈现方式上。小说情节的发展严格遵守时间顺序,不过,劳改营里没有钟表,只能通过太阳和月亮判断时间,二者就是计时器,记录着劳改营里发生的每一件事,俨然是劳改营生活的重要见证者。
1.1太阳:温暖的希望之光
小说中对太阳的描写共有11处。太阳不仅是犯人们判断时间的工具,还象征着他们对温暖、光明和自由的渴望。
清晨的太阳:“在铁丝网的大门外,在工区外远远的电线后面,在那一边,黑暗中隐约升起一轮又大又红的太阳。”(索尔仁尼琴2012:47)铁丝网外面的太阳亮堂又鲜活,但却难以触及,犯人们只能透过高耸的铁丝网遥望。铁丝网内则是漆黑一片——犯人们5点起床,6点半出工时太阳才慢慢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第一次对描写太阳大约出现在全文行至五分之一处,换言之,作家用了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来描写太阳出来之前一个半小时内劳改营里发生的事。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反映了犯人们生活的艰苦程度。“再没有比清早上工这一时刻更痛苦的了。摸着黑,冒着严寒,肚子里空空的,去干一天活。”(30)虽然初升的太阳不能改变犯人们的处境,但至少给他们带来了一丝希望。所以,浸礼派教徒阿廖沙望着初升的太阳倍感愉快,嘴角浮出了微笑。8点钟时,“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雾蒙蒙的,停留在工区的上空”(50)。渐渐升起的太阳就像犯人们的密友,陪他们干活,给他们带来暖意。“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但见不到阳光,他们就像笼罩在雾里似的,可是,在太阳的四周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光束。”(60)
“这不是光柱吗?”
“这些光柱碍不了咱们的事”“只消柱子与柱子之间不拉上铁丝网就好了,你得注意到这一点”(60)。
舒霍夫与同伴的这番玩笑话折射了劳改营里严苛的管理规定:凡是有空隙的地方都得用铁丝网拦上。假如可行,或许连太阳光柱间的缝隙也会被拦上,犯人没有任何自由可言。被雾霭笼罩的太阳就像被劳改营困住的犯人,永远生活在混沌之中,难见光明。
正午的太阳:相较于初升的太阳,正午的太阳带来了更多的温暖。“太阳高挂在天空,雾已经散了,原来的光柱也不见了,屋子里被阳光照得通红。这时,火炉也用偷来的木材生起来了。真是叫人高兴。”(69)太阳越升越高,犯人们的活儿越干越顺手,情绪越来越高涨,时间过得也越来越快。午饭前,104小队围坐在火炉旁七嘴八舌地聊天。在这少有的闲暇时刻,大家似乎都忘记了寒冷和辛苦,忘记了暗无天日的劳改营。此时,太阳就好似一位无言的倾听者,聆听大家回忆往事。未来遥遥无期,毫无出路,只有对往事的追溯才能让大家觉得自己曾经活过。此时,自然时间似乎停止了,历史时间悄然而至,后者好似一颗胶囊,把故乡和亲人的形象密封在众人的脑海中。
黄昏的太阳:午后的阳光更温暖了,犯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黄昏已经来临。“太阳落山了,伴着一片火红的云彩向灰蒙蒙的雾霭中落去。”(117)大家似乎很享受干活带来的满足感,并不急着回营房。“火红的云彩”是暖阳带给他们的希望,可它却极其短暂,只能随着夜晚的来临消失在灰蒙蒙的雾霭中,等待犯人们的只有冰冷的营房。直到最后一抹残阳沉入地平线,犯人们才极不情愿地离开工地。为什么他们不愿早些回去休息呢?事实上,虽然白天在工区干得很辛劳,但至少相对自由,可以在干活时聊聊天,开开玩笑,暂时忘却令人绝望的牢狱生活。一旦回到劳改营,犯人们就会处于严格的监控之下,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只有漫漫的长夜相伴。
1.2月亮:寒夜里的倔强挣扎
小说中对月亮的描绘共有6处。相比于和暖的太阳,月亮给人清冷、无情之感。如果说太阳是犯人们的老朋友,无言地陪伴他们,倾听他们诉说,那么月亮则像是个陌生人,高高在上,冷眼旁观。
“哎呀,一轮血红的月亮已经悄然爬上了天空。”(125)傍晚悄然而至,月光本应是银白的,但却蒙上了一层红色的光晕,给人以不安之感,暗示着不断逼近的夜晚注定不平静。果然,押送队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一个人,于是,全体人员不得不在寒气砭骨的冬夜里焦急地等候。“皓月当空,月色皎洁,那血红的夜色已经消退了。月亮已经升得有屋脊那么高。”(134)夜渐深,月已明,而犯人们却还在冰天雪地里苦等。高悬的月亮令人感到疏远、陌生。夜幕笼罩了整个集中营,犯人们历经“劫难”回到冷冰冰的营地,夜晚终于复归平静。
警戒区里的灯光把天上的星星都吞没了。“月亮越爬越高,明亮的白夜冷飕飕的。”(146)月亮孤悬高空,清冷的光辉洒向劳改营。月光下的院子显得更加惨亮,而营房里却是黑漆漆一片。此时的月亮仿若巨大的探照灯,为了防止犯人们逃跑,把营房外面照得亮如白昼。而营房内的犯人却只能借助忽闪忽灭的光亮,在水泄不通的食堂里争夺分量微薄的晚饭。然而,只要犯人不逃跑,就不会有人关心他们的饥寒冷暖。
一顿仓促的晚饭后就要熄灯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像嵌着似的,高悬在天空。偶尔有几颗最亮的星星。”(166)孤傲的月亮宛如世外高人,对着芸芸众生冷眼而视。勉强填饱肚皮的舒霍夫永远在忙碌中挣扎,全然没有时间欣赏夜空。他知道,寒气不会消退,温度只会越来越低,所以要赶紧干完琐事,躺到破烂不堪却好歹能够提供些许温暖的小床上去。
“月亮已经爬得老高!再升一点,就到头顶上了!白色的天空泛着绿光,缀着稀稀落落几颗明星。”(181)寒意渐深,而犯人们却要忍受刺骨的严寒,站在营房外等待睡前的第一次点名。漆黑的夜空在雪地的映衬下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稀稀落落的星星悬挂在空旷、寂寥的天幕。从早晨6点半上工一直到夜里睡前点完名,犯人们只能在短暂的睡梦中得到些许休息。
太阳和月亮就像情节发展的节奏器,把握着小说的走向。小说以时间开始,又以时间结束,首尾呼应的结构使得这一天仿佛变成了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的一生,计时的意义让这个轮回具备了浓缩人生的意义。太阳和月亮无声无息地交替,记录着无数个日日夜夜。犯人们每天都重复同样的生活,而黑暗和寒冷永远多于光明和温暖。
2.空间
巴赫金认为,文学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不可分割,时空是形式与内容的范畴,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学中人的形象。这个人的形象,总是在很大程度上时空化了的。(巴赫金1998:275)在《一天》当中,太阳和月亮既记录了时间的长度,也展现了空间的广度,体现了时间形式的空间化。它们不仅充当计时器,也像一台无人机,跟踪拍摄舒霍夫出现的各个场景。
2.1太阳:追寻内心的自由
小说中第一次出现太阳时,舒霍夫和104小队的队友们刚到工区。“黑暗中隐约升起一轮又大又红的太阳。”(47)阳光渐渐照亮了整个工区,舒霍夫的活动空间变大了,视野也随之开阔起来。而在太阳升起前,在营房里,舒霍夫因身体不适起床晚了,被罚擦洗地板;他吃完少得可怜的早餐,去看病被医生恐吓,排队出去干活时衬衣被没收。肚子饿得咕噜叫的舒霍夫只能靠回忆往事寻求安慰。在劳改营中,舒霍夫的所思所想都只跟当下基本的生存问题有关,他已经不习惯考虑如何安排明天或者一年后的生活。一方面,封闭的环境使得舒霍夫的眼界越发狭窄,另一方面,残酷的现实让他难以相信自己还能熬到出狱那一天,毕竟这个劳改营里还没有一个人服满过刑期。
“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雾蒙蒙的,停留在工区的上空。”(50)趁着上级在研究工作,104小队的所有人都跑到汽车修理大厅里去取暖。在这短暂的自由时间里,舒霍夫拿出藏好的面包充饥,想起了在农村吃饭的情景。在劳改营里,舒霍夫干得多吃得少,一直谨小慎微地做人。他从不去捡别人抽剩的烟头,从不去舔别人的饭碗,努力而卑微地维持着自尊。此时,其他人也都在思忖心事。开阔的工区带给大家的不仅是活动空间,更是内心的自由。劳改营虽然限制了犯人的活动区域,却无法控制他们的内心,无法抹杀潜藏在血脉中的记忆。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但见不到阳光,他们就像笼罩在雾里似的,可是,太阳的四周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光柱。”(60)舒霍夫和同伴基里季斯走出汽车修理厂,朝着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走去。在路上,他们碰到了正在挖坑的82小队。冰天雪地里,如果不在刨坑的地方用火烤一烤,土地就根本挖不动。可上级不给柴火,所以犯人们只能在那里做无用功。“要是上级有头脑的话,干嘛要人在这样的大冷天拿丁字镐来刨坑呢?”(62)上级只关心结果,从不设身处地去想想这些微不足道的犯人们的难处。坐在暖和房间里的人哪里能体会忍饥挨冻的人的苦楚?如果说分布在太阳四周的奇怪光柱遮蔽了太阳的光芒,那么上级就是遍布劳改营四周的光柱,限制犯人的自由,竭力剥削、压榨他们。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太阳几乎已经挂在半空中了。”(72)一伙人趁着午饭前的空闲围坐在火炉旁聊叙。舒霍夫的刑期就快满了,他时常在心里呐喊:“上帝啊,能不能让我获得自由呢?”(74)可是他很清楚,“所谓法律,不过是随心所欲罢了。”(74)当初,他被俘后逃了出来,却被判定为法西斯间谍,为了活命,他只能在口供上签字。其实,劳改营里的很多人都是因为种种不正当的原因被抓起来的。日子过得极其艰苦,让他们根本无暇回想这一切。虽然没人敢确定自己能从劳改营出去,可他们的内心又对重获自由无比渴望。此时此刻,犯人们的思绪已经越过工区,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午饭后,舒霍夫送饭到办公处,透过窗户往外看去,“太阳已经不像在热电站上那样叫人讨厌,而是令人感到愉快。”(91)其实,并不是太阳本身令人生厌,而是办公处里舒适的环境与阳光下依旧刺骨的严寒形成的极大反差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室内外温度的对比映射了犯人们的境遇,办公处所谓的领导养尊处优,而犯人们却只能在冰天雪地里拼命干活。
下午,大伙齐心协力地砌墙。不知不觉中,“太阳落山了,伴着一片火红的云彩向灰蒙蒙的雾霭中落去。”(117)但没有人想离开,大伙儿你追我赶,谁也不愿落后。此时,舒霍夫忘记了寒冷,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他化身大师,认真雕琢手中的活计。虽然这几堵墙最终也没砌好,但正是在这里,舒霍夫第一次在一天之中感受到了暖和,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感受到了自由。可以说,砌墙这部分是全书的高潮,这几堵墙不仅是犯人们辛勤工作的结晶,也是他们心中的一片净土。虽然半封闭的墙内空间有限,但它却给予了犯人们无限的自由。相比于地狱般的劳改营,工区简直就是犯人们的天堂。
2.2月亮:“人间地狱”的禁锢
“一轮血红的月亮悄然爬上了天空”(125),犯人们停止工作,准备集合回营。而舒霍夫则冒着掉队的风险认真检查墙有没有砌歪,还把瓦刀藏起来以便下次用。好不容易赶上回营的大队伍,此时的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在进入劳改营之前,还得先点两次名。第一次点名是在离开工区之前,此时,“月亮已经升得有屋脊那么高。”(134)由于一名犯人在烤火的地方睡着了,所有人不得不在原地等候。等犯人们经过重重搜查终于到达营地时,月亮已经越爬越高,寒气也越来越重。从工区到营地,有月亮的地方只有寒冷和束缚。
回到营地,“院子里有月光,显得更亮了”(155),而营房里却一片漆黑。皎洁的月光似乎把营房内外划分成了光明和黑暗两个世界。在“光明”的营房外,犯人们忍受着严寒;而在“黑暗”的营房内,还要为填饱肚子做斗争。终于挨到几口热汤下肚,舒霍夫全身都抽搐起来。此刻,“他既不抱怨坐牢的时间太久,也不怨一天的日子太长。”(163)在这暗无天日的劳改营中,他唯一的奢望就是能好好活下去。
晚饭后,舒霍夫准备去7号营房的拉脱维亚人那里买烟叶。“一轮皎洁的明月像嵌着似的,高悬在天空。偶尔有几颗最亮的星星。”(166)不过,他没有时间去欣赏夜空,得赶紧买好烟叶回营。7号营房的布局与舒霍夫所在的9号营房不同,长长的走廊两边分布着十扇门,“每个房门里住一个小队,放着七张双层床。”(167)明月和稀稀落落的星星共享着空旷的夜空,劳累了一整天的犯人们却只能蜗居在方寸之地。
“月亮已经爬得老高!再升一点,就到头顶上了!”(181)寒意渐深,而犯人们却要忍受刺骨的严寒,站在营房外等待睡前的第一次点名。此时,采扎里急得团团转,因为谁先跑回营房,就会去抢他摊在床上的东西。舒霍夫可怜他,帮他出主意保全了包裹。晚上点名一般是在9点钟,但10点前是点不完的,早上5点又被催着起床,所以白天有人在烤火时睡着也就不足为奇了。好不容易等到第一次点名结束,犯人们飞奔着跑回营房,躺在并不暖和的床上盘算着这一天的生活,骂骂咧咧地等待第二次点名的到来。在一天快要结束时,他们终于能在几块床板上享受片刻提心吊胆的闲适。
日月交替,不仅代表着自然时间的循环往复,而且伴随着舒霍夫心理状态的改变。从他离开营地去工区干活到他离开工区回营地,白天的每一个活动场所都有太阳的存在。在工区,不仅活动空间变宽敞了,视野变开阔了,心理空间也变大了,在这块相对自由的地方舒霍夫得以毫无顾忌地回忆往事。而在月亮出来之后,他就处于不自由的状态了。被押送回营地,在漆黑的营房里为填饱肚子挣扎,在寒冷的深夜里排队点名……在有限的空间里,他忙于求生存,根本无暇回忆。难能可贵的是,舒霍夫并没有因为逼仄的环境而丧失勤劳、认真、善良的品质。
3.结语
《一天》中的太阳代表着光明、温暖和自由,而月亮则暗示黑暗、寒冷和压迫。二者不仅记录一天的各个时间段,而且见证了主人公在不同活动场域经历的各种事件。时间和空间与太阳和月亮紧密关联,这里的时空不仅是形式因素,其本身已经变成了重要的描绘对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意义,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
时间不再是毫无意义的一天24小时,而是犯人们一生的缩影。“这样的日子他从头到尾应该过3653天。”(194)虽然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但这句话恰恰表明,对于舒霍夫而言,时间具有可逆性,因为同样的生活他要重复着过10年。与巴赫金在谈及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时分析的时间和空间交叉的实例一样,“时间在这里失去了向前的历史进程,而只是在一些狭窄的圈子里转动,这就是一日复一日、一周复一周、一月复一月、一生复一生的圆圈。过了一天是老样子,过了一年也是老样子,过了一生仍然是老样子”。(巴赫金1998:449)在《一天》当中,空间没有局促于劳改营内视线可及的区域,而是从工区这片净土扩展到了广袤的俄罗斯大地。劳改营内有限的空间只能限制舒霍夫的人身自由,只要太阳照常升起,舒霍夫的内心就不会被这“人间地狱”禁锢,而会追随着暖阳飞向自由的乐土。
- Чжан Цинвэй встретился с губернатором Амурской области России Василием Орловым
- Мы были уверены, что эти 9 вещей изобрели за границей. А оказалось, в России
- Ван Вэньтао встретился с губернатором Амурской области России Василием Орловым
- Из России отправился первый ж/д состав в рамках официального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движения поездов по маршруту "Чанчунь-Хуньчунь-Европа"
- 【独家新闻】
- Номинальный и реальный эффективный обменный курс Китая продолжал сокращаться в июне
- В Пекине выпущены памятные конверты, посвященные 70-летию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дипотношений между Китаем и Россией
- Б. Джонсон вступил в должность 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а Великобритании
- В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 Румынии произошли важные назначения
- Ливийцы должны играть ведущую роль в политическом процессе в Ливии -- китайский дипломат
- В первом полугодии отмечен значительный рост импорта в сфере трансграничной электрон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Китая
- Цветущие поля рапса в провинции Цинхай
- Китай обещает снисхождение к беглым преступникам, сдавшимся в руки правосудия
- Лян Хуэйлин встретилась с делегацией во главе с губернатором Камчатского края Солодовым
- Пропускная способность аэропорта Харбина достигла нового пика
- Сербия и Казахстан укрепят связи благодаря 10 подписанным соглашениям
- Главы МИД крупных европейских стран обсудили вопрос Украины и будущее Европы
-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ь КНР призвал Совбез ООН к решительным действиям на Среднем Востоке
- Китай готов вместе со всеми сторонами строить справедливый мир общего развития -- МИД КНР
- В Шри-Ланке привели к присяге новый кабинет министров
- Премьер Госсовета КНР призвал к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у высококачественного жилья для более 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удовлетворения нужд населен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