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度解读外资撤离楼市
新京报报道今年以来,中国楼市利用外资额持续下降。近日关于外资离场的消息引发了业界对“外资从楼市大规模撤离”的担忧。部分外资房企和投资基金,纷纷撤退、转让已有地块或通过降价以增加销量。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额从年初就开始下降。以前7个月228亿元的利用外资额计算,平均每月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额32.6亿元,按此推算,全年或在400亿元左右。而此前2011年和2010年,该项数据分别为814亿元和796亿元,今年的数据比往年可能会减半。
客观上来看,外资撤离中国楼市与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国际机构与跨国房企收缩业务等相关。同时,受国内房地产调控影响,外资机构将项目变现以规避风险。
目前中国楼市处于胶着的状态,但对外资的流出不必过度解读。近年来,中国房地产的投资额及销售额都在6万多亿,其中外资占比很小。
实际上,外资撤离未必是坏事。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楼市调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使得投机性资金外撤。而对于看好国内的长线外资和房企来说,还会继续深耕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