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枫树合唱团进行开场歌曲演唱。 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老枫树合唱团精彩演出。 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东北网7月29日讯(记者 张彩霞 摄影 王晨宇 高雷 高威)21日上午,为期4天的黑龙江省首届俄语风采大赛复赛在黑龙江大学隆重开赛。在开幕式上,“老枫树”俄语合唱团献上了动听的俄罗斯民歌《红莓花儿开》和《难道我错了吗》,以其精彩的女声小合唱拉开了本届俄语风采大赛复赛和晋级赛的序幕。地道的发音,准确的唱词,赢得参赛选手们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追忆青春,享受生命
东北网记者与“老枫树”合唱团部分团员合影留念。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黑龙江大学“老枫树”俄语合唱团是以苏联著名影片《姑娘们》的插曲“老枫树”(Старый клён)命名,成立于2005年,由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和其他各大学资深教授们、50―60年代黑大俄语系毕业的校友们及通晓俄语的俄罗斯歌曲爱好者们组成,共有成员60余人。合唱团团员的平均年龄已近七十,最高年龄为80岁,最低年龄为62岁。自学生时代起,这些团员就与俄罗斯歌曲结下了不解之缘,离退休后自动组织起来,通过开展俄语歌曲歌咏活动,一方面自娱自乐,另一方面为中俄文化交流奉献力量。他们在唱俄文歌中追忆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在美妙的歌声中享受着生命的愉悦。
在24日举行的黑龙江省首届俄语风采大赛晋级赛现场,记者采访了“老枫树”俄语合唱团的指挥王晶老师。她介绍说,合唱团自成立之日起,学唱近100首苏联老歌和俄罗斯现代流行歌曲并多次参加演出活动。如:参加哈尔滨举办的纪念俄罗斯著名歌唱家夏里亚宾来哈演出七十周年活动、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俄大学校长会议开幕式等演出,并先后参加三届黑龙江省在哈高效离退休人员文艺汇演,受到中外人士好评。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期间,合唱团还参加了太阳岛俄罗斯经典歌曲演唱选拔赛,并获大合唱特殊贡献奖、独唱三等奖。2009年4月,合唱团还获得了黑龙江省老年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唱响红五月”中老年文艺大赛大合唱一等奖。
老枫树合唱团为晋级赛献歌。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同是合唱团成员的盖鸿荣老师于1968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后任哈理工大学老师,现已退休。他说:“源于对俄语事业的热爱和特殊的俄罗斯情结大家走到一起,这里有老师,有校友,有同事,通过每周定期的练歌活动欢聚一堂,回忆着难忘而激情的青春岁月,借助优美的歌曲和音乐来抒发情怀,‘老枫树’合唱团是我们快乐的家。”
宋颖老师今年80岁,是合唱团里年龄最长的团员,她于1949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齐齐哈尔市和哈尔滨市的外事部门工作。这是一个快乐、健康又幽默的老奶奶,体内流淌着俄罗斯民族的血液,通过聊天记者了解到,宋颖老师的母亲是俄罗斯人,父亲是山东人。她开心地说:“我在‘老枫树’合唱团最大的感受就是幸福,我们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使我们重返青春时代,使不再年轻的我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一切。在这里不仅能唱歌,还可以把已经忘掉的俄语知识再拣起来。其实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歌,就是不吃饭我也要唱歌!”说到这里宋颖老师情不自禁地轻轻唱了起来,恰恰这也是记者非常喜欢的歌曲《从前你这样》--前苏联影片《幸福的生活》的插曲。
推广俄语,发挥余热
担任评委的赵先捷教授
担任评委的钟国华教授(右)
观看比赛的“老枫树”合唱团部分团员(前排左起为王晶老师和赵先捷教授,右一为80高龄的宋颖老师,后排中为盖鸿荣老师)。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值得一提的是,“老枫树”合唱团里还有几位俄语届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那就是团长王育伦和乔光汉,合唱团指挥王晶,元老级人物赵先捷、马季芳、钟国华、李永澄等资深教授。受本届俄语大赛承办方东北网的邀请王育伦、赵先捷和钟国华教授轮流承担起评委的工作。当得知合唱团的演出也被纳入赛事程序中之后,团长王育伦教授非常高兴地答应并给与积极配合。
单涛老师在等候上场
不仅如此,“老枫树”合唱团还派出团里的男高音单涛老师参加比赛。150号选手单涛从事俄语教学工作多年,虽已退休,但仍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目前在黑大附中教授俄语。他有一副好嗓子,是合唱团里的男高音、活跃分子,几乎所有的俄苏歌曲都可以被他精彩演绎。在哈尔滨海选的第一天单涛老师清唱了一曲俄罗斯歌曲《茫茫大草原》,不仅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而且也把在场外等候的其他选手一致“震倒”。他在采访中说:“地处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省普及俄语语言的教育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这次活动面向全社会,所有参与者不分年龄与职业,对于俄语教学在龙江的推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俄语大赛复赛和晋级赛的4天里,“老枫树”合唱团的团员们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比赛现场,怀着极大的热情来观看各路参赛选手的表演。年轻时就是学校文艺骨干的王晶老师说:“我非常喜欢看这些选手们的表演,看到他们学习俄语的热情使我们感到很欣慰。哈尔滨自古以来不仅与俄罗斯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还是一座音乐之城。我们这一代是唱着俄语歌曲长大的,希望年轻的人们能够重拾这一文化传统,我们愿为此贡献微薄之力。”
王育伦教授编译的《俄罗斯歌曲百首》。东北网记者高威摄
王念祖老师编译的《中国名歌俄译本》。东北网记者高雷摄
2006年团长王育伦教授编译和出版了《新译俄罗斯歌曲百首》,2008年团员王念祖老师编译出版了《中国名歌俄译本》,受到喜欢学唱中国歌曲的朋友们的欢迎和肯定,为推广俄罗斯歌曲和向俄国朋友介绍中国歌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采访中,王念祖老师对记者说:“我们要肩负起全国俄语培养基地这个使命,同时在接受新文化时,还要把我们的歌曲、文化宣传出去。做真正有益于中国、有益于俄罗斯的事情。”
俄语事业,得以传承
王育伦教授担任复赛评委
原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教授现已退休,“老枫树”合唱团团长的王育伦老师说:“从年轻时代我就开始接触前苏联的文化,俄文歌伴我一生。”他认为,学习唱俄语歌曲不仅能够陶冶性情,提高学习成绩,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能够让学习者感受到整个俄罗斯文化,俄罗斯社会的发展历程。据介绍,那时合唱团的大部分团员在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黑龙江大学的前身)学习时,老师们先是教唱俄文歌曲,然后他们再中俄文对照地学习俄语。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俄语素养和展现青春活力,于2007年黑大俄语学院的学生们成立了“快乐伙伴”俄文合唱团,王育伦老师担任合唱团艺术指导。
单涛在接受东北网记者采访
当单涛老师在哈尔滨海选现场见到来自嵩山中学的小选手们能够非常踊跃地参加这次活动时,他感到非常欣慰。单涛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小选手们说,学习俄语需要毅力与坚持,希望孩子们能够把俄语学习坚持到底。正如赵先捷老师所言,不希望看到在俄语人才储备方面出现断层现象,愿更多年轻人借助俄语风采大赛这一平台加入到俄语学习大军中去。
音乐是无国界的,与外国友人接触的时候,最容易沟通就是通过歌曲,因为歌曲往往是拉近人们感情的最好方式。“老枫树”合唱团通过团员们的努力使俄罗斯人民了解到,在中国的黑龙江有这么多人在关注自己国家的文化,不仅仅有现在的年轻人,还有他们这些父辈的人们。“老枫树”合唱团愿意用歌声搭建中俄友谊之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