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祖对记者说:“我们要肩负起全国俄语培养基地这个使命。”东北网记者张微摄
“老枫树”合唱团为大赛献歌。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东北网7月23日讯(记者 张微)22日,在黑龙江首届俄语风采大赛复赛的现场,记者采访到了“老枫树”合唱团的一位才华横益的老人——王念祖。
王念祖,今年68岁,1964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外语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教师。曾在前苏联、俄罗斯从事翻译工作,连续四年编拟黑龙江省外语听力考试试题并朗读,将其录制成磁带。主要著作有《俄语反义词词典》、《罪恶克星》等。
据了解,王念祖自幼喜欢俄语,同时又具有音乐天赋,熟悉中国简谱和俄罗斯五线谱。退休后,一直活跃在黑龙江大学“老枫树”俄语合唱团、东北农业大学离退休老干部合唱团等文艺团体。王念祖向记者讲述道,这些文艺团体,成员都是退休的俄语爱好者,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56岁,他们只唱俄语歌曲。
老人向记者介绍道:“2009年1月我编译的《中国名歌俄译本》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国内所出版的第一本中国歌曲译成俄语的歌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有大量的前苏联歌曲、俄罗斯歌曲通过各种形式被介绍到我国,其中有相当多的歌曲已被配成中文,汇编成集,在我国各地出版、流传。俄罗斯老歌像本次大赛选手演唱的《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至今仍在我国被人们传唱;甚至带有朝气、活力,节奏感强的俄罗斯流行歌曲也深受中国年轻人的喜欢。相反,在中国的外教、留学生几乎都不会唱中国歌曲,主要是因为中国音乐习惯使用简谱,而俄罗斯使用五线谱,准确地由简谱转换成五线谱就是难点所在。”
在采访中,王念祖还特别强调,无论是他编译中国歌曲,还是东北网举办俄语风采大赛,都是对中俄建交60周年、中俄俄语年的献礼,必将对推动中俄友好注入新的活力,为两国的贸易往来做出新的贡献。举办俄语风采大赛,东北网上全方位的中俄双语现场视频、图文报道,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国内人学习俄语的现状和水平,同时也让俄罗斯人了解中国人热爱俄语、学习俄语的热情。可以说,网络媒体是信息最丰富、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交流平台,它为俄语的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黑龙江省首届俄语风采大赛的举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王念祖对记者说:“我们要肩负起全国俄语培养基地这个使命,同时在接受新文化、新气象时,还要把我们的歌曲、文化宣传出去。做真正有益于中国、有益于俄罗斯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