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没去过Русский сад不算真正了解俄罗斯
2015-05-06 10:29:59

  古罗马人学会了奢华,就有了名利的庄园;英国人看透了工业,就有了乡村的庄园;俄国人得到了农奴,就有了贵族的庄园;从古到今,一座庄园就有它的一种文化和制度,庄园里的秘密可能藏过几个世纪。

  俄罗斯的庄园是仅次于皇宫的贵族庭院。庄园对于俄罗斯贵族来说,更多的是身份显赫的象征。在15世纪初,俄罗斯庄园只是一块有农奴劳作的贵族领地,空有其名,并无什么带有文化和艺术之类的内容。这种作坊式的小庄园一直到了1762年彼得三世发布了“贵族自由令”之后,才有了很大改变。很多受过良好教育并同时拥有财富和领地的贵族,回到自己的庄园之后,便开始从雕塑、戏剧、园林、装饰等艺术方面,对自己的庄园进行了不断的挥金如土式的充实。这也使得俄罗斯庄园在今天看来与英国乡间别墅式庄园有着很大的不同。

  庄园文化是俄罗斯文化史上最灿烂最亮丽的一页。俄罗斯的庄园史可以追溯到伊凡三世统治时期(15世纪),当时的庄园只是一块有农奴劳作的贵族领地,并无文化艺术之内容,顶多算得上俄罗斯庄园的雏形。

  据史料,庄园存在的历史已有三百年左右。在18世纪之前,庄园尚未在俄国社会生活中形成独特的一面。此前在俄国,城市与农村严格说来并无多大差别,几乎都是由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家园组成的村落。只不过城市的村落群体要大得多而已。而当年的所谓家园,其组成也很单纯,无非是一所所人住的大房舍、几间经营活动或日常事务用的附属房舍,富裕一点的人家还有供佣工和奴仆住的小房子,加上围圈起来的房前屋后附属土地,类似篱笆圈起来的庭园。只因俄国历来地广人稀,房舍周围的地界开阔,有条件允许把庭园扩大,变成花园或园林的规模。

  彼得大帝(1672-1725)当政期间,全盘效法西欧,邀请大量国外建筑师、工匠等修建彼得堡,俄罗斯城乡分化从此开始加剧。

  从18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贵族们开始体验到自然的诱惑,开始在外省兴建带有宫殿、小教堂和各种家居使用的庄园建筑。庄园文化的繁荣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庄园已具备日常起居、社会行政、经济事务、文化活动的综合功能。庄园吸引各界文化人前去交流,反过来又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因此,贵族庄园已经不仅是“贵族之家”,也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策源地。

  一、俄罗斯庄园的艺术世界

  庄园是俄罗斯外省建筑古迹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从18世纪中期开始,庄园建筑成为融宫殿、家居实用建筑为一体的宏伟的建筑群。俄罗斯贵族庄园通常建在半山腰,置身庄园凭栏远眺,周围景色尽收眼底。主人的正房位于显眼之处,从远处就可以看得见,一般不在平坦之处,也并非位于被风吹拂的山顶,一般建于斜坡上。正房一般是一座二、三层两侧带有厢房的小楼,门庭有粗大的白色柱廊支撑。庄园的大门沿着笔直的大道直通主楼。主楼的正门前开辟有带花坛和喷泉的草坪。花园中则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亭台、假山、喷泉、木桥,还点缀着各式各样的雕像。花园小径的两旁都有爬满攀缘植物的树篱。

  文艺复兴时代的理念——自然造化与人工作为的结合,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主楼内部的构造在俄罗斯外省基本雷同。一进大门,首先是前厅,是主人用来招待客人、举行舞会和戏剧演出之地。与前厅相连的是敞亮的长廊——两边墙上镶着无数的窗户。长廊尽头有两个门:第一个稍低一些的,通往阴暗的走廊,其尽头是女眷住处,然后是通往院子的出口。第二个稍大一些的门通往客厅,然后同样的门再由客厅通往书房或主人卧室。富余人家的室内极其豪华,棚顶为塑造装饰,壁炉以艺术造型为主,大门镶嵌上青铜,豪华的吊顶灯,镀金或红木家具。有的庄园里还建有剧院。

  庄园周围散落着必需的家居日用建筑:下人住处、仓库、地窖、粮仓、马厩、暖房、蜂场、狗舍等。这些小型建筑也常常出自于著名的建筑师之手。

  绘画

  大部分庄园都有自己的私用图书馆(藏书通常在4万左右册),而且常有出自名家之手的绘画。俄罗斯贵族的家族画廊里通常收集有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俄罗斯及欧洲画家的作品。特别是正房和办公室里常挂有庄园主人及其祖先的画像。这种画像常常是在名画家那里订做。因此许多外省庄园的画廊是俄罗斯最优秀的绘画博物馆。

 [1] [2] next
Автор :    Источник : 沪江俄语    Редактор : Чжан Жуй
Подел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