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出口10亿部换不来1%利润?
2012年我国出口手机预计将突破10亿部,成为拉动我国通信类产品出口增长的唯一动力。然而,看似风光的数据背后,暴露的却是中国手机业令人寒心的“利润”:出口手机占全球市场的比重接近八成,但巨额利润都归属国外巨头,众多中国企业还赚不到1%的利润。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刘春介绍说,目前全球手机市场99%的利润都被苹果、三星两家公司赚去,“中国企业在量上取得地位,却没有获得较高利润并形成核心竞争力。”
海关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通信设备总额达到68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3%。中国出口手机赚取的仍然只是极其微薄的组装费用。更重要的是,就连这点“辛苦钱”,也都不全部归中国本土企业所有。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手机出口额前十名企业主要为富士康、诺基亚等在华的独资企业,这10家企业分别占同期出口总量和出口额的49.4%和74.6%。“前8月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手机平均价格仅为33.3美元,国产品牌手机主要还都是集中在低端领域。”刘春说。
更麻烦的是,由于全球市场形势风云突变,多重危机正在逼近“中国制造”。
危机一,手机产业革命正在给传统手机制造商造成颠覆性冲击。本月14日,中兴通讯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称其今年前三季度将出现16.5亿元至17.5亿元的巨额亏损;此前诺基亚、LG、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黑莓等也纷纷陷入亏损漩涡。“增产不增收”已经成为传统手机厂商的必然命运。
危机二,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增多、力度增大,国际上阻遏中国通信产品出口动作频频。
据机电商会信息产品分会介绍,近年来中国手机已经连续受到巴西、欧盟、美国等反倾销调查,为中国通信设备厂商设置了苛刻的准入条件,中国企业因此导致的市场损失数以百亿美元计。
眼下,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并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停止发展。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用户已经超过60亿,中国、印度每月新增的手机用户超过1000万。
但市场的扩张,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能随之改观,中国手机不能再抱着“代工思维”继续走低价之路。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通信产业领域积累了相当多的专利技术,这给我国手机和通信行业抢占先机提供了良好基础。刘春认为,在智能手机时代,“中国制造”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率先推出相对领先技术产品,继续保持性价比高这一优势,全面布局新兴市场。